微信扫码下载
编辑推荐
中国法制出版社、北京万国学校联合推荐
万国学习包“四重奏”系列之三,机考时代精选必读法条
概括法条精髓,全面掌握法条
涵盖可考法条,突出重点法条
点拨命题角度,直击命题陷阱
增强实战能力,预测命题方向
与《万国专题讲座·讲义版》《万国专题讲座·题库版》搭配使用效果更佳
准确锁定必考知识·完整反映命题趋势·智能扫码视频互动
内容简介
【主体法条】为便于检索相关法条,迅速、直观、准确地掌握法条的精髓,书中在每个法律条文以及重要司法解释条文前面以【条文主旨】的形式对相应条文的核心内容进行归纳提炼。☆?:表示可考程度高,必须全面、准确掌握;〇:表示可考程度稍高,也需要重点把握。
【相关法条】将与主法条有关的配套法律条文、司法解释集中列出,既便于考生遇到相关问题时进行全面检索,又有助于考生构建知识体系进而把握知识之间的区别、联系,全面、准确理解法条的内容而避免对法条的片面解读。
【命题点拨】是本套书的特色版块,凭借北京万国学校对法考命题的深入研究、对命题趋势的深刻把握以及丰富的培训授课经验倾力打造而成,采用图表、对比等清晰易懂的形式,对法条中的重要内容进行解析、提示,从而达到明确考点、突破重难点、解决疑点,避免陷入命题陷阱。
【题库链接】该版块甄选相关真题及仿真题组成的题库,帮助考生直观地熟悉题目对法条的考查方式。
【活学活用】该版块旨在预测可能的命题方向,探究命题人对法条考查角度的变化趋势,进而帮助考生在考场上从容面对命题的新角度、新变化。
作者简介
北京万国学校,中国法律界的黄埔军校,是目前中国著名的法律教育培训基地之一。专注于司法考试培训20年,获得北京教育系统4A评级(只有成立10年以上、0投诉的学校才能得此评级)。在全国拥有34所直营学校+61所加盟学校,覆盖全国。万国追求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不断创造着行业的标准。万国的系列课程、师资与图书已成为行业内的标杆。作为社会办学的zhi名品牌,万国在国内高端法律培训市场迅速崛起,成为法考培训领域的卓越品牌。
目录
目录
微课索引?/1
民法学科思维导图?/?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8
(2017年3月1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42
(2009年8月27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二条的解释?/53
(2014年11月1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54
(1988年4月2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66
(2001年3月8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67
(2003年12月26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70
(2008年8月2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72
(2007年3月16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103
(2016年2月22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05
(2009年5月14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107
(1999年3月15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160
(1999年12月19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162
(2009年4月24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164
(2012年5月10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68
(2003年4月28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171
(2004年10月25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173
(2018年12月29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技术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75
(2004年12月16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81
(2009年7月30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183
(2014年2月24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186
(2015年8月6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旅游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189
(2010年10月26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192
(1995年6月30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213
(2000年12月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221
(2001年4月28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233
(2001年12月25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35
(2017年2月28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238
(2011年8月9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夫妻债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239
(2018年1月16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239
(1985年4月10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249
(1985年9月1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252
(1998年11月4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255
(2009年12月26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73
(2014年8月21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75
(2012年11月27日)
精彩书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17年3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六号公布?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基本规定
第一条?【立法目的和依据】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调整范围】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命题点拨
民法的调整对象重点掌握三个词:平等主体、人身关系、财产关系。国家机关一般作为行政主体,参与的活动一般为行政活动,不受民法调整,但若其参与到平等的交易活动中,可成为民事主体。如政府部门与商家之间的采购合同就是民事法律关系。
第三条?【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第四条?【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五条?【自愿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第六条?【公平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七条?【诚信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第八条?【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九条?【绿色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命题点拨
本法第4~9条规定的是民法的基本原则,从复习角度来说,要把握做题方法,从反面来思考什么情况属于不平等、不自愿、不公平、不诚信,反而更好地理解。
题库链接
(2017年卷三1)甲、乙二人同村,宅基地毗邻。甲的宅基地倚山、地势较低,乙的宅基地在上将其环绕。乙因琐事与甲多次争吵而郁闷难解,便沿二人宅基地的边界线靠己方一侧,建起高5米围墙,使甲在自家院内却有身处监牢之感。乙的行为违背民法的下列哪一基本原则?
A.自愿原则
B.公平原则
C.平等原则
D.诚信原则
○第十条?【法律适用】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命题点拨
本条规定的是法律适用规则,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同时删除了《民法通则》中的国家政策。
第十一条?【优先适用特别法】其他法律对民事关系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十二条?【效力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事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二章?自然人
第一节?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第十三条?【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相关法条
《精神损害赔偿解释》
第三条?自然人死亡后,其近亲属因下列侵权行为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一)以侮辱、诽谤、贬损、丑化或者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誉、荣誉;
(二)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隐私,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隐私;
(三)非法利用、损害遗体、遗骨,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遗体、遗骨。
命题点拨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但须注意:自然人死亡后,其民事权利能力消灭,不再具有民事主体资格,但是在自然人死亡后其人格利益仍受法律保护。(《精神损害赔偿解释》第3条)
第十四条?【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平等】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命题点拨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有两个特征:(1)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2)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不得转让、放弃或被剥夺。
☆第十五条?【自然人出生和死亡时间】自然人的出生时间和死亡时间,以出生证明、死亡证明记载的时间为准;没有出生证明、死亡证明的,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时间为准。有其他证据足以推翻以上记载时间的,以该证据证明的时间为准。
命题点拨
出生及死亡时间确定:出生证明、死亡证明的时间,优先于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时间。但有其他证据足以推翻以上两种记载时间的,以该证据证明的时间为准。
☆第十六条?【胎儿利益保护】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命题点拨
胎儿的民事权利能力:
1.只有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2.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3.胎儿出生后又死亡的,其所继承的遗产,应由胎儿的继承人再进行继承。
第十七条?【成年人与未成年人年龄标准】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第十八条?【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